陕西省智能建造技术创新与产业发展论坛在陕西建工机械施工集团有限公司隆重召开。本次大会由陕西省建筑节能协会主办,陕西建工控股集团有限公司、陕西省建筑节能协会智能建造与装备技术专业委员会、陕西省建筑节能协会专家委员会智能建造专业组承办,陕西建工机械施工集团有限公司、广联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协办。大会旨在深入贯彻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助力培育新质生产力,推动建筑业工业化、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发展,助力我省建筑产业提质增效、高质量发展。论坛以“科技赋能 创新驱动 智造未来”为主题,聚焦智能建造技术创新、工程实践与产业发展。
陕西省建筑节能协会会长潘正成,陕西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时炜,陕建控股集团技术与信息化部总经理刘小光,陕建机施集团副总经理郭元科,陕西省建筑节能协会副会长谢诚等嘉宾出席,与会的还有省建筑节能协会智能建造专委会的副主任委员、委员单位的领导,来自省内外的特邀报告专家,陕西省建筑业界同行、部分高校领导教师,共计250余人齐聚一堂,共襄盛会。
会议由陕西省建筑节能协会智能建造与装备技术专业委员会秘书长、陕建控股集团技术与信息化部蒲靖,陕西省建筑节能协会智能建造与装备技术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韦小明分段主持。
陕西省建筑节能协会会长潘正成致辞。潘会长代表陕西省建筑节能协会向各位嘉宾、业界同仁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潘会长指出,现阶段我国各行业存在着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的问题,建筑行业面临着诸多挑战。建筑行业需统筹协调发展,并借助科技赋能、创新驱动,来打破当前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的困境,实现建筑信息化、科技化、产业化发展。潘会长期望陕西建筑企业能够迎难而上、坚守创新理念、实现转型升级,同时希望借此次论坛活动推动陕西省建筑行业高质量发展。
陕西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时炜致辞。时总代表陕西建工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向各位嘉宾、业界同仁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时总指出,陕建集团围绕创新引领、科技赋能和市场导向,积极探索在建筑行业转型发展的大背景下,如何更好把握新质生产力的科学内涵,通过科技创新赋能,培育行业新质生产力,推动建筑企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坚持以智能建造为技术支撑,以建筑工业化为产业路径,以绿色建造为发展目标,以建造国际化提升品牌影响力和国际竞争力,主动担当做好陕西省智能建造与新型建筑工业化产业链“链主”企业。时总同时强调:发展智能建造就是激发建筑业新质生产力。建筑企业作为智能建造发展的核心力量之一,务必要将智能建造作为未来发展的战略重点,通过引进和研发先进技术、建立信息化平台、培养专业技术人才、促进合作和交流等措施,不断提高自身的数字化水平和管理效率。
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数创中心总工程师赵广坡作《国产BIM正向设计软件EasyBIM研发与应用实践》汇报。中建西南院从一线设计生产实践出发,自研了完全自主可控的国产图形平台,突破几何引擎、渲染引擎和数据引擎关键技术,进一步以该平台为基础研发了建筑工程BIM设计软件EasyBIM。软件以数字化设计为核心,以二维图纸和三维模型一体化为导向,以数据驱动重塑设计流程,提供覆盖建筑、结构、给排水、暖通、电气全专业快速建模-智能出图-智能校审的BIM正向设计服务,设计效率远超国外主流BIM设计软件。
机械工业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勘察智能装备研究中心主任刘帅作《工程勘察数字化的探索与实践》汇报。他简述了工程勘察及工程勘察数字化的发展历史,以机勘院为例,介绍机勘院勘察数字化的研究背景、目的及在工程勘察方案布置、工程勘察数据采集、工程勘察数据处理与分析、勘察成果生成及交付、勘察大数据管理等工程勘察全过程形成的数字化成果,深入分析了数字勘察在智能建造体系中发挥的作用,并指出勘察数字化未来发展趋势。
西安理工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院长赵钦作《赋能工程建造领域的智能技术探索》汇报。汇报围绕工程设计规范与设计成果,介绍了图像处理、三维重建、语义网、知识图谱、自然语言处理等方面的关键技术探索,以及助力设计模型的高效率构建与高质量交付,打造智能建造的数据基础。赵院长围绕施工质量管控与施工方案优化,介绍了虚拟施工、仿真优化、目标检测、目标跟踪与姿态估计等智能方法在不同施工场景中的应用。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数智化事业部副总经理刘彦明作《铁路工程智能建造实践探索》汇报。刘总从智能建造角度对桥梁的智能布跨、BIM智能校审、智能施组设计、数据流转、全生命期平台开发、AI赋能等进行研究,分析了基于强化学习的智能体与环境交互辅助智能推荐机制、基于BIM技术的智能校审的实施路径、考虑多因素多目标的施工组织优化算法等;介绍了基于BIM技术从勘察、设计、施工到运维的全生命期平台研发,以及数据流转及应用情况;分享了人工智能在铁路工程中的应用实践探索。
广联达数字建筑研究院特聘首席专家宋银灏博士作《行业AI驱动的智能建造新业务场景探索》汇报。汇报围绕三部分展开:第一部分介绍了智能建造的政策背景,AI技术的发展现状,建筑行业AI的核心能力,以及建筑行业AI大模型的热点研究方向及其分层构建的原则。第二部分介绍了广联达在行业AI场景落地上探索和实践,围绕建筑方案设计、算量、进度、物资管理、交易、安全、教育等领域,解析业务场景的痛点难点,以及行业AI大模型的应用价值,解析AI代替人力去完成当前不同岗位上对于大工作量、复杂问题的系统优化过程。第三部分介绍广联达行业AI发展历程,以及对未来发展进行展望。
中建八局工程设计研究院BIM技术研究所所长张凡作《中建八局智能建造技术探索与解析》汇报。以行业需求为导向,阐述中建八局BIM实施模式、项目级和企业级数字化交付和运营的探索,以鲜明工程案例阐述BIM先进做法。汇报指出,数字化交付目标明确,依顶层设计、标准建立、平台建设、数据采集、管理应用与交付六步流程,打通设计、建设与运维环节。BIM 交房系统成为住宅数字化利器,集说明书与电子档案功能,助业主查询数据、保障安全。同时提到目前行业各方也从设计软件研发、勘察数字化、智能技术赋能、铁路工程实践到模块化技术应用等多维度深入探索 BIM 数字化应用场景,合力驱动行业革新。
中建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双碳发展研究院副院长李立力作《钢与混凝土组合模块化(CMC)技术研究与应用》汇报。李立力介绍了中建科技自主研发的CMC未来人居及智能生产线,填补了模块化建筑结构体系的空白,实现了从建筑原材料、零部件、墙板到房屋模块单元的全过程智能化生产,这标志着我国智能建造关键核心技术取得了新突破。CMC未来人居智能建造现场实现了免支撑、免模板等工序,无重体力劳动,可节省工期50%,减少建筑垃圾80%。不仅适用于住宅,还适用于学校、酒店、医院等类型的建筑。
中天西北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深化设计与BIM研发中心主任张涛作《实施模块化BIM深化,架起设计与施工的桥梁》汇报。汇报以中天西北集团模块化深化设计研发与探索历程入题,通过单模块研发成果,详细介绍了中天模块化BIM深化体系,并以具体项目为例,介绍了中天模块化建造的系统逻辑。
陕西陕煤榆北煤业有限公司机电运输管理部经理刘安强作《新一代煤矿智能化创新体系建设思考》汇报。汇报围绕智能矿井先进的采掘装备技术、智慧园区、智慧矿区的高效运行、智能化系统的智能运行维护以及新一代智能化煤矿创新体系建设等多方面进行系统阐述,介绍了现阶段煤矿智能化建设的先进经验及未来煤矿智能化建设的发展方向。
陕西正诚路桥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智能建造研究中心主任王欢作《智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数字化技术研究与应用》汇报。汇报介绍了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的智能建造技术、数字孪生技术、航空摄影技术、bim+技术、智能监测技术的原理方法,并结合陕建集团承建的西安咸阳国际机场三期改扩建工程、西安地铁10号线跨泾渭河公轨合建桥等项目来阐述这些技术的具体应用,从而形成可推广的经验技术总结,为推广数字化技术、建设智慧城市提供经验借鉴。
本次论坛为行业内的专家学者和企业代表搭建了一个共享经验、交流观点、分享成果的产学研用合作平台,展示了智能建造新技术、新业态、新工艺、新设备的最新发展成就,是陕西省建筑行业转型升级向前迈进了坚实的、成功的一大步。未来,陕西省建筑节能协会智能建造与装备技术专业委员会将继续秉持与时俱进、积极响应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通过论坛的交流与合作,培养更多适应时代需求的智能建造人才,为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